
焦慮型依附在愛情中的告白:理所當然的愛對我來說並不存在
親密關係經營- #心理諮商
- #伴侶諮商
- #焦慮型依附

愛,真的能理所當然嗎?
「為什麼他不能像我愛他一樣愛我?」
「我已經付出這麼多了,為什麼他還是不夠投入?」
這是許多焦慮型依附者在愛情中的心聲。他們渴望「理所當然的愛」,希望在關係裡隨時感受到被肯定、被在意。但現實往往不如期待,越是追逐無條件的愛,越容易感到失落。
焦慮型依附的愛情告白
如果要用「告白」的語氣來表達焦慮型依附者的愛情心聲,可能會是這樣:
- 「我怕你不愛我。」
- 「我需要你一直證明愛。」
- 「我害怕有一天你會離開。」
這些話語表面上是需求,背後其實是恐懼 —— 恐懼不被愛、恐懼失去連結、恐懼孤單一人。
焦慮型依附的愛情陷阱
焦慮型依附常常不自覺掉入這些循環:
- 過度確認:不停檢查訊息,或反覆問「你愛我嗎?」
- 犧牲自我:努力滿足對方需求,卻忽略了自己的感受。
- 情緒勒索或爆發:因恐懼而過度反應,結果反而把伴侶推遠。
這些行為本質上是想「抓住愛」,卻往往造成關係惡化。
如何走出「愛情中的焦慮」?
1.承認自己的恐懼
不是要責怪自己,而是看見內在需求。
2.把焦點放回自己
建立生活重心、自我價值,而不是全依附在伴侶身上。
3.與伴侶誠實溝通
從「你怎麼都不愛我?」改成「我需要你的陪伴,因為這讓我安心」。
4.練習給自己安全感
透過練習獨處或朋友支持,學會在沒有伴侶回應時,也能安定自己。
心理師的提醒
愛,是選擇與練習。
即使有焦慮型依附,也不代表你註定無法擁有穩定的關係。透過自我理解與健康的互動,你可以逐步學會 —— 安心地去愛,也安心地被愛。
在愛情裡,你期待的「理所當然」是什麼?
如果你發現自己總在焦慮與不安之中,也許是時候尋求心理諮商,幫助你找回能安心愛與被愛的力量。
延伸閱讀:
- 焦慮型依附怎麼辦?心理師教你5個自救練習,改善親密關係焦慮感
- 焦慮型依附可以變安全型嗎?心理師解析轉化的 4 個關鍵步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