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職場霸凌的心理影響有多大?心理師解析與自我保護建議
情緒與壓力調適- #心理諮商

職場霸凌,可能比你想像的更常見
小V在會議中因為一個小錯誤,被主管當眾訓斥:「這麼簡單的事也做不好,你到底有沒有在用心?」
同事們低頭沉默,沒有人替她說話。那一刻,她覺得自己羞愧到不行,甚至開始懷疑:「是不是我真的很差勁?」
這樣的情境,不只發生在小V身上。根據研究,許多人在職場中都曾經歷過不同形式的霸凌:被孤立、被排擠、被言語羞辱,甚至是長期被針對。
如果你也曾有過類似的經驗,或正在經歷,你可能會發現,它帶來的不只是工作壓力,而是更深層的 心理創傷。
職場霸凌有哪些?
很多人以為職場霸凌只是「同事之間不合」或「主管比較嚴格」。
但其實,霸凌的特徵是 持續性、不對等、帶有羞辱與打壓性質。
常見的職場霸凌方式包括:
- 言語羞辱:經常被批評、嘲笑、否定。
- 社交孤立:被排擠、刻意忽視、不被納入重要討論。
- 不公平對待:刻意加重工作量或限制資源。
- 威脅或恐嚇:以失去工作為由,施加壓力。
這些行為不只是工作上的小摩擦,而是一種系統性壓迫,對心理健康影響深遠。
職場霸凌的心理影響有多大?
心理師在實務中常看到,長期職場霸凌會讓一個人逐漸失去對自己的信心,甚至影響整個人生的走向。
1. 自尊受損
被長期批評或羞辱的人,容易開始懷疑自己,內化成自己就是不夠好。這會讓自尊心一點一滴被侵蝕。
2. 焦慮與過度警覺
長期處在不安全的工作環境裡,人會變得過度敏感,擔心自己隨時又會被指責,導致焦慮、失眠,甚至身體出現緊繃、頭痛、胃痛等症狀。
3. 憂鬱與無望感
當霸凌長期沒有改善,許多人會陷入「我無能為力」的想法,逐漸失去動力,甚至陷入憂鬱情緒。
4. 創傷後壓力反應
有些人即使離開那個環境,仍會在新的職場被觸發回憶,聽到主管的語氣或看到類似場景時,心跳加快、情緒失控,這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(PTSD)相似。
這些心理影響不只發生在職場當下,還可能延伸到個人的人際關係、家庭互動,甚至影響未來的職涯選擇。
如何保護自己?心理師給的4個建議
即使我們無法立即改變職場環境,但仍可以採取一些方法來保護自己。
1. 紀錄事件,保護自己權益
遇到職場霸凌時,建議將事件記錄下來,包括:時間、地點、發生經過、是否有目擊者。
這些紀錄在必要時,能成為向 HR 或相關單位求助的依據。
2. 建立支持系統
不要一個人承受。你可以和信任的同事、朋友、家人分享。
當有人願意傾聽時,你會感覺自己並不是孤軍奮戰。
3. 練習界限與自我肯定
試著在能力範圍內,對不合理的要求說「不」,或在心裡提醒自己:「這不是我的問題,而是對方的行為不當。」
自我肯定的練習,能幫助你不把霸凌內化成沒有自我價值。
4. 尋求外部資源
若霸凌行為嚴重影響生活,可以考慮:
- 向公司 HR 或主管提出正式申訴。
- 透過勞工局、工會等外部資源尋求協助。
- 同時進行心理諮商,協助調整情緒與因應策略。
心理師如何協助你走出霸凌的陰影?
心理諮商並不是要幫你立刻解決霸凌,而是提供一個 安全、不中斷的空間,讓你能放心表達在職場中受到的委屈與痛苦。
心理師能協助的方向包括:
- 情緒支持:幫助你釋放長期被壓抑的憤怒、悲傷。
- 自我價值重建:讓你明白霸凌並不是「你不夠好」,而是對方的行為問題。
- 因應策略練習:學習如何在職場中保護自己,包括界限、表達方式。
- 創傷修復:陪你處理因霸凌而留下的恐懼與不安,避免影響未來。
你值得一個安全與被尊重的職場
職場霸凌不是小題大作,也不是太敏感。它是一種真實存在的心理傷害,可能帶來長遠的影響。
如果你正在經歷這樣的困境,嘗試紀錄、尋求支持,並考慮與心理師談談。你的感受值得被理解,你也有權利在職場中被尊重、被善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