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第一次心理諮商前可以做什麼準備?5分鐘帶你了解完整流程
心理諮商常見問題- #心理諮商

第一次諮商是什麼樣的心情?
第一次諮商前,你可能不是這麼確定自己需不需要諮商,也不是這麼清楚諮商可以怎麼幫助自己,但當你閱讀本篇文章,其實就已經踏出了非常重要的第一步。如果可以先了解第一次諮商如何進行,或許可以幫助你有更好的準備,降低內心的不安、緊張。
心理諮商是什麼?第一次需要了解的基本概念
諮商是由心理師透過傾聽、引導的方式,帶領個案對自身議題更加理解與找到解決方法的過程。換句話說,諮商是一段由專業心理師協助你探索情緒、理清困難與建立內在資源的歷程。
在台灣,心理師須通過國家考試,並且在政府核可的機構單位才能夠進行諮商服務。因此,諮商是具有專業性、保密性、深度的助人工作。
因此,第一次諮商時,你可以不用擔心自己講得夠不夠好,只需要帶著你的疑惑前來,心理師可以用專業的引導,陪你一起看見困擾。
第一次諮商的流程會做什麼?
如果在這之前你沒有任何諮商的經驗,以下是大多數諮商預約所遵循的流程:
- 預約與填寫基本資料:第一次來現場時,可以提前10-15分鐘,並在現場填寫實名基本資訊(如姓名、身份證字號、年齡、性別、職業、緊急連絡人、目前困擾等)。
- 初談(第一次會談):進入會談室後,心理師會蒐集來談主題、傾聽你的需求與現況,也會問一些關於你生命經驗與過去的問題,第一次會談目的是建立安全感,以及了解困擾主題。
- 討論目標與期待:心理師在過程中會與你一起討論希望透過會談知道或改變什麼。
- 評估會談頻率與後續規劃:會談結束前,心理師會與你確認否有需要進一步合作,以及合作的方式,例如一週一次或每兩週一次,以及可能會進行多少次會談。
整體來說,第一次會談的目的是建立關係與了解方向,而非馬上解決問題。
第一次心理師會問哪些問題?諮商前可以怎麼準備?
以下是常見的幾個問題方向,幫助你在諮商前整理:
- 最近發生了什麼事讓你想來談談?
- 你目前最主要的感受是什麼?
- 過去有沒有類似的情況發生過?
- 你希望心理師可以幫助你什麼?
- 有沒有什麼疑問希望心理師解惑的?
不過,請放心,心理師並不會審問你。你不需要給出「標準答案」或完美描述,只需要把你願意分享的部份慢慢說出來,心理師會引導你一步步釐清。如果真的不知從何說起,也可以寫下幾個困擾你的點,作為會談的起點。
第一次諮商要說什麼?說不出口怎麼辦?
許多人一開始諮商不知道要說什麼是很正常的。這時,可以試試以下方法開場,減少陌生、未知所帶來的焦慮感。
- 從分享最近的一個困擾開始
- 向心理師表達現在的狀態,希望他可以多一點引導
把一些顧慮感受說出來,會讓你感受到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在承受這些壓力,也會增加對心理師的熟悉感。如果你一時說不出來,也完全沒關係,有時沉默也是一種表達,允許自己每個當下的樣子,交給心理師引導你。
常見Q&A:更多關於第一次心理諮商你可能想問的事
Q1:心理諮商費用多少?
心理諮商多為自費服務,一次費用約落在2000~3000元之間,視心理師年資與地區不同而異。現在政府也有提供3次免費諮商(15-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)。
Q2:諮商可以只談一次嗎?
可以。心理諮商不是綁約制,有些人一次談完就足夠釐清方向,也有些人需要一段時間慢慢探索。如果你覺得心理師對於你的需求幫助有限或不適合,也可以在第一次諮商後選擇不續談。
🔗 延伸閱讀:心理諮商要談多久?一次就夠嗎?心理師這樣說
Q3:心理師會記錄我說的話嗎?會不會被公開?
心理師會做簡單紀錄以便追蹤進度,但這些資料受到《心理師法》與倫理守則保護,不會在未經你同意的情況下被洩露。除非有危及生命安全的情況,才會依法處理。
準備好了嗎?心理師的小提醒
如果你正在考慮踏出第一步,心理師想對你說:諮商一次讓你與自己對話、被理解與被接住的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