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焦慮型依附測驗:你在關係中有多焦慮?心理師解析你的結果
親密關係經營- #焦慮型依附
- #依附關係
- #心理諮商

依附測驗可以了解什麼?
依附理論(Attachment Theory)指出,我們在童年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,會深刻影響成年後的親密關係。
這也是為什麼有人在愛情裡總是很放心,而有人卻常常擔心伴侶會離開。
做一個簡單的依附測驗,可以幫助你:
- 更認識自己的愛情模式
- 理解焦慮從何而來
- 找到調整方向
但要提醒,測驗僅供參考,它能給你初步線索,但不能取代完整的心理評估。
焦慮型依附的常見行為自測
請勾選符合你狀況的選項:
☐ 當伴侶回訊息慢,我會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。
☐ 如果對方沒有及時回應,我會感到不安甚至焦慮。
☐ 在關係裡,我常常比對方付出更多,只希望能得到愛。
☐ 我很容易解讀對方的小舉動,並且擔心是不是不愛我了。
☐ 我常常需要伴侶保證:「我真的很愛你」、「我不會離開你」。
結果解讀:
- 勾選 4 項以上:你可能有明顯的焦慮型依附傾向。
- 勾選 2–3 項:你可能在某些情境下呈現焦慮型特質。
- 勾選 0–1 項:你大多能在關係中保持相對穩定。
你可能會想測更完整依附類型測驗
如何解讀你的測驗結果?
焦慮型依附
常常需要確認,害怕失去。容易陷入「過度在乎對方、忽略自己」的循環。
逃避型依附
比較抗拒太親密的關係,習慣壓抑情感,偏好保持距離。
安全型依附
能自在給予與接受愛。當衝突發生時,能保持冷靜並溝通。
測驗之外還要注意什麼?
心理測驗只是一個參考,但不能完全的解讀你。
- 測驗結果可能因情境不同而改變(例如某段特別焦慮的感情)。
- 每個人可能同時帶有不同依附特質,並不是單一固定模式。
- 真正影響關係的,是你如何看待自己,以及你怎麼與伴侶互動。
因此,測驗可以幫助你找到方向,但更重要的是持續探索與調整。
如果測驗顯示你有焦慮型依附,該怎麼辦?
1.先理解焦慮來源
焦慮型依附通常源於童年與父母的互動模式,可以從中了解過去引發焦慮的情境。
2.練習把焦點放回自己
嘗試培養能帶來安心的事物(如興趣、運動、自我照顧)。
3.溝通需求,而不是控訴
當焦慮浮現時,可以表達此時此刻的心情,而不是指責伴侶或重要他人。
4.尋求心理師協助
諮商能幫助你逐步重建「安全依附」,在愛中獲得更穩定的安全感。
延伸閱讀:
- 焦慮型依附怎麼辦?心理師教你5個自救練習,改善親密關係焦慮感
- 焦慮型依附可以變安全型嗎?心理師解析轉化的 4 個關鍵步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