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依附關係測驗|你是哪一種依附類型?一篇看懂你的依附風格
親密關係經營- #親密關係
- #依附關係

心理學家約翰・鮑比(John Bowlby)與瑪莉・安斯沃斯(Mary Ainsworth)提出的依附理論指出,人與照顧者早期的關係經驗,會形塑我們在成人關係中的情感連結模式。
本篇將帶你快速了解四種依附風格,並透過測驗幫助你辨識自己的依附類型,搭配依附測驗結果解析,協助你了解自己的依附風格。
什麼是依附關係?
依附關係是我們從小與主要照顧者之間建立的情感連結模式,它會深刻影響我們後來在人際互動、親密關係與情緒表達上的方式,延伸閱讀裡有完整對依附關係介紹的篇幅,本篇不再贅述。
延伸閱讀:你是焦慮型、逃避型還是安全型?認識4種依附關係在感情中的樣貌
這些風格會影響我們怎麼愛、怎麼回應被愛,也怎麼處理衝突與分離。
四種依附風格簡介
安全型依附
- 能自在地依賴他人,也能獨立
- 關係中能表達情緒與需求
- 面對衝突時願意溝通,不害怕分離
焦慮型依附
- 害怕被拋棄,對關係充滿不安
- 經常需要對方確認愛的存在
- 關係中易過度討好與自我懷疑
逃避型依附
- 不習慣情感親密,偏好保持距離
- 容易壓抑情緒,不善於表達需求
- 關係中常顯得冷淡或迴避溝通
矛盾型依附
- 渴望親密但又害怕受傷
- 關係中常陷入矛盾拉扯與自我保護
- 多伴隨童年創傷與不一致的情感經驗
快速測驗:你是哪一型依附風格?
請閱讀以下 10 題,每題選擇最符合你的感覺的選項:
- 當對方沒及時回訊息時,我會很焦慮甚至想像最壞情況。
- 我在親密關係中很少主動表達自己的情緒與需求。
- 我擔心如果真實表達自己,對方會離開我。
- 我傾向一個人處理情緒,不太會向伴侶傾訴。
- 我經常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值得被愛。
- 當關係太過親密時,我會有點想逃開。
- 如果對方太冷淡,我會不停想辦法引起注意。
- 我渴望關係穩定,但又常常對對方沒安全感。
- 有時我會同時想靠近對方,又覺得被他看穿很危險。
- 和伴侶發生衝突時,我不是大爆發就是完全關閉自己。
測驗結果解析
- 焦慮型依附特徵:第 1、3、5、7、8 題出現次數較多
- 逃避型依附特徵:第 2、4、6、10 題出現次數較多
- 矛盾型依附特徵:第 9 題 + 上述兩組混合得分偏高
如果想作答更完整測驗,可以點選以下連結:https://www.tip.org.tw/evaluatefree11
你測出來是哪種依附類型呢?心理師給你調整建議
焦慮型建議:
- 練習延遲反應、不要立刻解讀對方行為
- 建立屬於自己的生活重心與情緒調節力
- 練習表達需求而非指責
逃避型建議:
- 嘗試用小步驟靠近與信任他人
- 學會辨識自己的情緒,而不是壓抑
- 建立情感語言與正向互動習慣
矛盾型建議:
- 認識童年創傷與依附反應的連結
- 在穩定關係中重新練習信任與靠近
- 考慮心理諮商協助你整合過往經驗
依附風格可以改變嗎?
雖然依附模式是從小形成,但透過有意識的自我覺察、安全關係的經驗累積,以及心理諮商的協助,每個人都有機會從不安全依附轉向更穩定的親密連結。
結語
不論你測出來是什麼依附風格,從認識自己開始,建立更安心的關係。
延伸閱讀:
焦慮型依附怎麼辦?心理師教你5個自救練習,改善親密關係焦慮感